拓宽安置途径 点亮安居梦想——科学城城更集团探索实施“房票安置”工作纪实

6-2.jpg


一张房票,让幸福报到


“新房钥匙早就拿到啦!目前正在装修中,明年初就可以在新家迎新春了!”黄埔区九佛街道枫下村村民马先生对未来新生活充满期待。


在今年4月30日拿到全区第一张“跨区通用”房票后,枫下村村民马先生的“房票安置”之路顺畅无阻:次日手持“房票”购入位于广州市从化区的心仪商品房并完成网签,6月上旬顺利领得新居钥匙,幸福生活新篇章即将开启。这是科学城集团旗下城更集团践行“房票安置”政策满足村民多样化居住需求的一个生动事例,也是我区创新“房票安置”模式,全力书写“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民生答卷的实干缩影。


为什么选择“房票安置”?


房票安置政策作为破解广州市城中村改造难题、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引擎,具有回迁周期短、选择灵活多样、资产保值等明显优势。“小小房票”不仅是加快回迁安置进程的凭证,充分满足广大村民对新房子好房子的多样化需求,更是让城市更新提速的“金钥匙”,对推进全区城中村改造、促进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自去年10月起,城更集团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结合项目实际,重点在枫下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下称“枫下项目”)铺排房票安置工作,成功推动枫下项目成为黄埔区第二个使用专项借款认购存量商品住房作为安置房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认购总额超8亿元,首期认购房源540套,面积约50494平方米。今年1月,城更集团金坑村银岭片区房票购买存量商品房试点方案获得区改造指挥部批复,目前第二批次6个项目已完成试点方案编制,下一步将加快推进试点方案的上报审议和印发执行,以更大力度拓展房票安置覆盖面,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


枫下项目:打造房票政策落地“样板间”


枫下项目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是黄埔区城中村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涉及房屋超4000栋,人口约8500人,建新范围用地140.9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489.24万平方米,其更新改造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区域功能品质、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区房票政策落地的重要试点项目,枫下项目抢抓政策先机,创新实施房票安置,通过联动协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搭建智能系统、推广跟班学习等务实举措,高效推动房票工作进程,为城更集团全面铺开房票安置工作提供创新范本。截至2025年7月,枫下项目累计签署房票补偿协议390份,可生成房票461张,票面金额约5.01亿元,拟去化商品房约291套、超2.86万平方米,首批10户村民已喜提新居。


沉淀房票安置的“枫下经验”


构建“政企银”三方联动协作机制


枫下项目团队与街道、村委成立“政策对接专班”,全面梳理市、区两级城中村改造及房票政策。结合项目实际,创新制作房票兑换全流程图,明确政、企、银等7方单位共28项工作主要环节,激活各单位之间“联动链”“责任链”,助推专项借款申请及房票兑换关键流程优化整合。


落实“一对一”咨询筑牢信任纽带


项目联合九佛街道设立村民联络服务站,广泛收集村民对房票安置的疑问及意见,做好政策核心内容宣贯宣导,逐步消除村民信息盲区。聚焦村民最关注的房票兑换等问题,设置“一对一”咨询点,做到即时响应、即时解答,提升村民对房票安置的认可度和意愿度。


创新“跟班学”模式复制工作经验


城更集团创新实施“跨项目跟班学习”方式,统一组织其他新模式项目精干人员共22名到枫下项目开展经验学习,现场“上岗”协助开展房票签约工作,组织多轮房票政策及操作流程培训,补足骨干团队政策知识与实践经验,为房票安置工作在各项目铺开奠定人才基础。项目团队利用现有办公资源,搭建房票协议半自动化系统,实现数据录入后即可一键生成协议及附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准确率,以智能化赋能业务提效。


房票安置是深化改革、惠民利民的重要举措,是平衡城市更新与市场活力的创新引擎。接下来,科学城集团将与区职能局、镇街、安居集团等多方单位紧密协作,在金坑银岭等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大力推广房票安置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房票安置工作经验,让房票真正成为村民开启新生活的“金钥匙”,同时加快推进项目安置房建设,多措并举托起群众“安居梦”。

返回顶层